英国BBC开播之年
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播音
自俄国革命以来,中国社会革命人士们都对俄国抱着仰望高山的态度,总将俄国视为战略大后方,必欲背靠而后取天下。
1922年9月26日,再度被赶下台的孙中山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人在上海会晤,再三提问:苏俄是否会援助他在西部组建武装力量?还当即画了几张草图,说明有3条路线可实施援助。
一年后,原本以北京政府吴佩孚为谈判对象的苏俄终于决定援助孙中山,于是蒋介石作为全权代表,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希望说服苏俄在库伦以南地区,按照红军的样子建立一支新军队,然后从这里出发向北京发动进攻。
但是,蒋介石被安排进行了3个礼拜的参观游览,除了见不到负责人外,还坐了冷板凳长达一个多月。
有人形容,这种情形与毛泽东后来访问莫斯科的遭遇有些相似,更有人揣测,蒋介石由联俄突然转向清共,仇恨的种子就是在此埋下的。
在讨袁期间担任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支援蔡锷与李烈钧出征,而立下战功并被后人尊为《护国元勋》的唐继尧,在接下来的护法与北伐战争中却处处与孙中山为难。1922年2月23日,孙中山电责唐继尧违抗命令,不顾大局。
东征北伐之前的8年间,孙中山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都受制于唐继尧的反反复复。他表面上支持护法与北伐,但实际上另搞一套以求自我扩张;最后被自己的军系政变,结束了14年对云南的统治并吐血而死,年仅44。
孙中山由于自己缺乏实力,在革命过程中,多次争取号称《南天一柱》的唐继尧,甚至到了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程度,结果仍然事与愿违。无怪乎孙中山唾其“首鼠两端”,并感叹南方与北方的军阀“一丘之貉”。
袁世凯死后,人们渐渐感到政府和军阀都不是可以依靠的对象,1920年前后,知识分子和地方士绅们联手,在中国发动了“联省自治”运动。
湘督谭延闿率先宣布湖南实行地方民主,湘人自治,全省人民就省宪草案进行投票公决,以1800万票赞成,57万票反对获得通过,《湖南省宪》成为中国第一部正式使用的宪法。
1922年9月15日,湖南省议会进一步选举赵恒惕为第一任行宪省长,不久,又选出其他的省政府人员,至此,中国出现了第一个正式的地方行宪政府。
一时间,中国不下十个省份起来效法,或实施或宣传,但最终还是因为各地军阀的抗拒与漠视省议会决议不予执行,而使得这些胜于临时约法与天坛宪草的地方自治运动,不了了之。
1922年中国的第一支装甲部队被命名为“铁钩子战车队”直属张学良统辖
1922年抚顺大官屯村
1922年台湾医生闲时拉小提琴
1922年张作霖向法国布瓦苏公司购进36辆“雷诺”FT-17轻型坦克
成为中国的第一辆坦克。
1922年南京金陵女子大学X学生步行进入毕业典礼现场
1922年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师生合影
1922年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的毕业生
1922年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的体育课
1922年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毕业典礼
(*)参考价格只是近期海内外知名的目录价不是正式售价
实际价格因行情波动与邮票品相而有变化
可点击邮票查看详情并联系客服洽购
发行日期:d[日期确定] m[月份确定] y[年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