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炮战之年
两岸爆发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金门八二三炮战 持续二十年之久
继亚洲文版的《人民中国》之后,1958年3月4日,中国推出《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成为中国唯一的英文新闻周刊,每周一期,目前约有13万份发行量。
这份由周恩来总理作最后敲定成立的刊物,主要报道中国的政治经济与重大方针政策,但原来“对象不同,内外有别”的原则,在文革期间遭到了破坏,《北京周报》照搬国内报刊的东西,强加于人;浮夸成风,空话连篇,使该报形象大受影响。
自1963年起,《北京周报》同仁们很有默契地以3月5日周恩来生日为该报的诞生日。如今,《北京周报》除出版英文印刷版外,还设有中、英、法、德、日网站,以及《中国与非洲》《中国新闻》等月刊。
1958年2月11日,中国批准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与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提出的《汉语拼音方案》,中国正式以此为基础推广普通话。
当时还要求“要继续简化汉字,将之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如今,汉语拼音不再只是识字教育的基本工具,而且是信息处理的有力工具,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联合国秘书处确定为拼写中国地名、人名和中文的标准。
50年后的同一天,当人们纪念这个日子的时候,除了肯定汉语拼音在扫除文盲与增进交流的贡献外,也有人提醒,道路交通指示牌滥用英文,国际交往中颠倒姓名顺序等,是一种盲目追风、缺乏文化自信心的表现。
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发表论文指出“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这是在报刊上第一次提到《人民公社》的名称。
一个多月后,毛泽东到华北地区视察,与当地负责人谈到“小社并大社”的问题时表示:看来《人民公社》是一个好名字,包括工农兵学商,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
很快地,这些消息见报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万岁》的口号开始响遍各地。
《人民公社好》后来被人民网评为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之一。
1958年登上《中国妇女》杂志的早期女警察
1958年江汉交通中队成立的交通民警女子班
武汉市公安局开全国先河,决定在江汉交通中队成立交通民警女子班,共有女交警13人。
1958年台湾常备兵入伍留念
1958年平壤街道两旁新建的多层建筑
1958年高产卫星
媒体放出一亩地产山药120万斤、小麦12万斤、皮棉5000斤的高产“卫星”。
1958年服兵役时忧郁深情的猫王普雷斯利
1958年人民画报当年年度封面
县委书记和试验田,湖北红安县委书记程鹏自己种了一亩花生试验田,同年,大跃进开始。
1958年玩具厂出品上的标签
1958年金门战地里的妇女儿童
1958年金门八二三炮战
1958年金门战地里的儿童
1958年金门战地里的沿街店铺
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八二三炮战躲避战火的居民
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八二三炮战空飘宣传单
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八二三炮战金门街头
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八二三炮战空飘宣传单
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八二三炮战炮弹爆炸现场
1958年金门战地里的妇女儿童
(*)参考价格只是近期海内外知名的目录价不是正式售价
实际价格因行情波动与邮票品相而有变化
可点击邮票查看详情并联系客服洽购
发行日期:d[日期确定] m[月份确定] y[年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