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民学校元年
台湾开始设立国民学校并实施六年制义务教育
1943年1月12日国民政府公告,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国主权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中美中英新约成立,以往诸多的不平等条约已告终止。
就在前一天,重庆国民政府和英国、美国分别签订了取消英美两个国家在华治外法权的换文;同时取消1901年在北京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并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
英美两国半个世纪以来强加在中国的种种殖民待遇,自此取消,包括治外法权,使馆界及驻兵权,租界权,特别法庭权,外籍人引水权,美舰驶入中国领水权,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权等。
1943年2与11日,就在邱吉尔在国会报告,应先击溃德国再对日决战的同时,美国务院远东司长汉密尔顿提出一份对中国的悲观报告。
哈密尔顿报告指出中国因缺乏美国援助,可能不再积极作战,甚至与日本媾和;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上涨为1937年的70倍,一部分领袖沮丧之情与失败主义观念严重增涨,如不给以大量军事援助,中国陆军将无力牵制日军,共军对日本行动,亦将停止。
这份报告牵动欧美“先德后日,中国牵制”的战略部署,引起重视并继续给予中国援助,前后美国向中国提供了8亿美元的租借援助,虽然比英国受到的援助270亿少许多,但已是苏联给予中国的1.7亿的5倍之多。
在《联合国宣言》公布后的一年多,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进一步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提出尽速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这就促成了1945年由51国创始会员国组成的联合国。
但就在同一天,日本与汪精卫在南京签订新的“同盟条约”,强调双方为“建设大东亚”而互相合作。
几天后“大东亚会议”在东京举行。日本、满洲国、汪精卫政府以及日军占领的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国,发表了共同宣言,强调各国互相合作把大东亚战争进行到底。
1943年四川成都由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华西协合大学、齐鲁大学四校合办的毕业典礼
1943年四川成都由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华西协合大学、齐鲁大学四校合办的毕业典礼
1943年成都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内
1943年中日常德会战后的街景
1943年中日常德会战后的村庄
1943年中日常德会战后的村庄
1943年中日常德会战后的中国士兵狂欢
1943年中日常德会战后的村庄
(*)参考价格只是近期海内外知名的目录价不是正式售价
实际价格因行情波动与邮票品相而有变化
可点击邮票查看详情并联系客服洽购
发行日期:d[日期确定] m[月份确定] y[年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