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兩國趣談:戳記變國禮
1966
【文革大字报】 [1966年8月9日]
9日公布公告十六条规定:“要充分运用大字报、大辩论这些形式,进行大鸣大放。
【印马停战】 [1966年8月11日]
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正式宣布结束三年来的战争。
【破四旧】 [1966年8月12日]
本月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进一步肯定了破“四旧”的提法:“资产阶级虽然已经被推翻,但是,他们企图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来腐蚀群众,征服人心,力求达到他们复辟的目的。”“封、资、修”都属“四旧”,凡是“旧”的就是“封、资、修”,就要对它“专政”。
【会议选举】 [1966年8月12日]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等11人为政治局常委。其中新常委为陶铸、陈伯达、康生、李富春。林彪成为中共第二号人物。不久,又以唯一的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出现。而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的副主席身份不再被提及。
【文化大革命】 [1966年8月16日]
“文化大革命”中,全国性的大串联开始。社会秩序十分混乱。
【旧世界宣战】 [1966年8月17日]
北京第二中学的红卫兵拟就《最后通牒--向旧世界宣战》,宣布要“砸烂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理发馆、裁缝铺、照相馆、旧书摊……等等,统统都不例外。”。
(当时常用的邮票)
【批判刘少奇】 [1966年8月7日]
毛泽东在誊清稿上修订后加标题,由当日会议印发。文中说:“五十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矛头直指刘少奇。会议中彭真、罗瑞卿、刘少奇、邓小平等人被点名批判。
【炮打司令部】 [1966年8月5日]
毛泽东“炮打司令部”。
【指责刘少奇】 [1966年8月5日]
毛泽东用铅笔在一张报纸的边角上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不点名地指责刘少奇。
【曹汝霖逝世】 [1966年8月4日]
曹汝霖病死。
【曲水大桥通车】 [1966年8月1日]
横贯西藏雅鲁藏布江的曲水大桥通车。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大桥,长738米、30孔。
【十六条】 [1966年8月1日]
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成为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本。
更多当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