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 ...
新台币元年
证券交易查封之年
国共隔海对峙元年
暹罗更名泰国之年
东西两德分治元年
好莱坞艾美奖元年
此票于1949年5月诞生,象征国民政府进入无法操控货币的时代。这是无面值单位邮票,已无法以确定的币别和金额衡量邮资,只得随行就市收取邮政服务费用。
1948年夏,由于国币价值崩溃,国民党政府突然宣布《币制改革》,自8月20日起发行《金圆券》作为法定货币,每元含纯金0.22217克,《金圆券》与国币比率为1:300万元(1999年目录)。当时每一国内本信单位邮资为《金圆券》0.5分。
岂料仅8个月后,《金圆券》比国币崩溃得更快,到1949年4月下旬已到无可收拾的地步。邮资不断调整,往往早晚不同,邮票面额根本无法追随配合,往往印刷未就,而所定面值已不合用,致邮票无法供应。
1949年5月1日,伪邮政总局通令全国邮局,改以银圆为单位收费。但因银圆面值的邮票,一时未能供应,有的以《邮资已付》戳盖在邮件上实行《认戳代邮》;有的以库存不适用邮票就地加盖《银圆》面值;也有的简单地以木章、誉印等代邮券使用。
初期各邮局是以银圆市价折合《金圆券》收取邮资,不久《金圆券》贬值如脱缰野马,各地邮局也纷纷拒用《金圆券》,坚持以银圆或铜板支付,有些地区干脆认实物收费。附图为1949年5月间福建海澄邮局自印(钢版誉印)代邮资券,面值为《银元五分》,或折合白米12两(一斤为16两),或付铜板12枚收取资费。
以上为1950~2013年海内外知名邮票目录的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各家目录: 中国邮政官方目录(人民币)/ 白海峰特别全目录(人民币)/ 美国 Scott 目录(美元)/ 英国 Gibson 目录(英镑)/ 香港杨乃强目录(港币)/ 台湾林文生/叶武鹰目录(台币)/ 澳门陀乾秋目录(澳币)
此件独一无二的藏品为民国普通票 上海大东版单位邮票--单联全戳邮票,邮戳为 民国线型戳 国内信涵费 * 此戳可能尚待精确解析,可联系优先免费核实,更欢迎邮友先进指正补充 联系我们
戳面特征
【 基本布局四格 】
尺寸 -- 中型
形状 -- 圆形
线条 -- 全部细实线
分割 -- 四格
地名读法
【 广州 -- CANTON --甲 】
上格 -- 英文地名
下格 -- 繁体地名
中文 -- 由右向左读
日期读法
【 1949年06月27日10时 】
纪年 -- 民国年-文字型
年份 -- 二位数字
日期 -- 由右向左读
钟点 -- 置于左侧
趣味价值
【 网络百科试试手气 】
戳型 大都呈圆形并以线条区隔成数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政权与功能使用不同的戳型,所以一见戳型即可辨别是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哪种邮政业务。
地名 主要布置在邮戳的上下两格里,由中文英文与数字组成,代表着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地名,许多名不见经传或已经消失的地名都得以清晰而沧桑的呈现。
日期 通常放在邮戳的中央位置,近代中国政权纷争不断,日期的标示与文字读序千奇百怪,堪称世界邮政之最,而日期背后的故事更显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只要是没有销过邮戳的即使票面污损破旧,我们都称之为新票,只是品相不佳的新票罢了,所以不像书籍或家具论几成新旧,邮票的新与旧全以有无销戳决定。
我想擁有這枚郵票
[文史+珍藏+Web3]
此枚邮票为独一原件收藏品
点此联系客服变身精美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