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切換  > >  [简体]  [繁体]
中俄兩國趣談:戳記變國禮
    2024年,俄羅斯總統普亭表示計畫5月訪問中國,將要送一本俄羅斯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所寫長篇革命小說「怎麼辦?」給習近平。



    這本老書的特色在於蓋有1953年6月15日圖書館的入館印章,恰逢習近平的生日。

    ( *此為郵寶寶收藏品與上述圖書館戳記無關 )


     更美珍藏探秘         生日郵票 DIY 



  • 這一年 ...

    台湾大举扫黑之年

    企业股份制元年

    居民身份证元年

    苹果Mac登场之年

    中国首获奥运金牌之年


    查看原票 -- 简介与增值 **

      孙玉姣
      京剧旦角 [ 8 - 01 ]

      (点击邮票转入详细故事与市场分析)
    •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剧种,它集中国各种地方戏之所长,又富有北京地方特色。京剧的角色,分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其中又有各种类型。演戏时,生、旦、净、丑分饰男女老少、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多反映忠奸节烈、悲欢离合的故事。旦角在戏中有时为主角,有时亦为辅角。 京剧旦角均为女子形象,其中的正旦(青衣)偏重唱工,是不苟言笑的正面人物,花旦偏重做工,念白多而唱少,泼辣旦走路甩胯,扬脸翻胸脯,是具叛逆性格的形象,玩笑旦刻划人物轻狂娇憨,念白风趣可爱,闺门旦反映温柔腼腆的未婚少女,武旦注重武功,刀马旦能文能武,老旦唱腔接近男声,彩旦等于女丑角。 第一图:《拾玉镯》里的角色孙玉姣,属花旦闺门旦。《拾玉镯》剧情是:孙玉姣家以饲养雄鸡为生,青年傅朋经过孙家门前,见孙玉姣貌美,假意买雄鸡上前搭话,临行假丢玉镯暗示爱心,孙玉姣几经犹豫,终于拾起了玉镯。画面为孙玉姣手持玉镯,专心注视的形象。 第二图:《秋江》中的人物陈妙常。年轻尼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相爱,被老尼姑看破隐情,逐走潘必正,陈妙常情急,乘舟追赶,终于与潘必正结为夫妻。 第三图:《白蛇传》中的角色白素贞。白素贞原为白蛇,变化人形与青年许仙结为夫妇,金山寺和尚法海从中阻挠,并将白蛇镇于雷峰塔下。若干年后,白素珍的儿子劈倒雷峰塔,救出白蛇。白素贞在京剧中为花衫刀马旦。 第四图:《十三妹》中的刀马旦十三妹。十三妹是女侠何玉凤的化名,她武艺精湛,见义勇为。剧中反映了她替父报仇、为民除害的故事。画面为十三妹身背刀弓的形象。 第五图:《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中了状元后,与皇帝女儿成婚,秦香莲携儿女上京寻夫,险遭陈世美暗杀,最后,包拯为伸张正义,刀铡陈世美。画面反映的是正旦秦香莲端庄倔强的形象。 第六图:《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杨贵妃名杨玉环,是唐明皇的爱妃。剧情内容是:唐明皇宣召杨贵妃夜宴,但自己却失约驾往西宫梅妃处,杨贵妃因此心生妒恨,独坐百花亭自饮,终至大醉,醉态百出。杨贵妃为花旦,画面表现了杨贵妃醉后起舞的形象。 第七图:《西厢记》中的主角崔莺莺。崔莺莺在剧中为青衣闺门旦。 第八图:《穆桂英》中的刀马旦穆桂英。穆桂英是武艺超群的女英雄,剧中反映的是她与宋将杨六郎的儿子杨宗保成亲后,挂帅领兵为宋朝立功的故事。画面为为穆桂英身穿帅服的形象。 这套邮票通过京剧中的旦角这一侧面反映了京剧在造型、角色分配等方面的特色。设计者李为运用水粉画技法,选取剧情中有代表意义的场面作为其设计的依据,可谓形神兼备,寓复杂的剧情于方寸之中。

      集邮界通称《中国T87-京剧旦角》,其邮票图名分别为孙玉姣/陈妙常/白素贞/十三妹/秦香莲/杨贵妃/崔莺莺/穆桂英。李为设计,1983年7月20日发行。全套8枚,全张共49枚,图幅为27×40mm,发行量251万套,面值为1.88元,市场参考价格115元。 邮票中孙玉姣、陈妙常、白素贞、崔莺莺四位旦角依次是出现在《拾玉镯》、《秋江》、《白蛇传》、《红娘》。

      • 【票种】中国JT票
      • 【全名】京剧旦角
      • 【发行日期】1983年07月20日
      • 【发行数量】5917.10(千枚)
      • 【面值】0.04(人民币)
      • 【单枚价格】2012年目录标价:
          新票 12 ||| 旧票 3  (人民币)
      • 【增值记录】1986~1999平均每年
          新票 29% ||| 旧票 0%(复利增值)
      • 【增值记录】2003~2012平均每年
          新票 17% ||| 旧票 22%(复利增值)
    • 以上为1950~2013年海内外知名邮票目录的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各家目录:  中国邮政官方目录(人民币)/   白海峰特别全目录(人民币)/   美国 Scott 目录(美元)/   英国 Gibson 目录(英镑)/   香港杨乃强目录(港币)/   台湾林文生/叶武鹰目录(台币)/   澳门陀乾秋目录(澳币)



    1984年03月10日北京戳 *
     地名读法 
    上格 -- 简体地名
    下格 -- 次级地名
    中文 -- 由左向右读
     时间读法 
    纪年 -- 公元年-数字型
    年份 -- 四位数字
    日期 -- 由左向右读
    * 邮戳读法优先核实请联系客服报号 r7765
    ** 点此或上图直通时光博物馆/生日福星/财星

    中华邮戳世界奇观:邮戳上的地名由于政权变化频繁,所以地名表述有右读左读、繁体简体,还有英文法文甚至俄文。邮戳上的纪年更是五花八门,有大清光绪年、干支年、民国年、西元年,甚至日本天皇年等,书写方式则有数字、中文、英文,还有左读右读上下读等区别 ...
    邮戳解剖 -- 五七式腰框戳

      此件独一无二的藏品为中国JT票  京剧旦角--单联全戳邮票,邮戳为 五七式腰框戳    根据集邮文献,此款邮戳的使用于1957-5-2之后   * 此戳可能尚待精确解析,可联系优先免费核实,更欢迎邮友先进指正补充 联系我们

       戳面特征
      【 基本布局腰框盒子 】
              尺寸 -- 中型
              形状 -- 环形
              线条 -- 全部细实线
              分割 -- 腰框盒子
       地名读法
      【 北京 -- 35(支) --5 】
              上格 -- 简体地名
              下格 -- 次级地名
              中文 -- 由左向右读
       日期读法
      【 1984年03月10日17时 】
              纪年 -- 公元年-数字型
              年份 -- 四位数字
              日期 -- 由左向右读
              钟点 -- 置于右侧
       趣味价值
      【 网络百科试试手气 】

      | 北京 | 北京35(支) | 五七式腰框戳 | 京剧旦角 | 全戳邮票 |


    地图展开 -- 北京地名研究





      邮戳地名北京(相关地名百科...)
      位于北京市
      北京
      ~~ 地 名 变 迁 ~~
    • 北京市 _】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并把那里定为国都,改称南京。后来镇守北平的朱棣,即位称帝,并把自己起家的北平定为陪都,因为在南京以北,又是都城,故称作北京。
    • 北京市 _】在华北平原北端。为我国首都。古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地。秦为上谷郡地。汉为广阳郡,隋唐为幽州治所。辽置南京,也称燕京。宋为燕山府。金为中都。元为大都。明改北平府。北京一名,始于明永乐元年。据《明史地理志》【永乐元年正月,建北京于顺天府,称为行在】。顺天府下云【永乐元年升为北京,改府为顺天府】。永乐十九年迁都于此,改北京为京师,但习惯仍称北京。1928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故改北京为北平。1949年复改北京市。据《尔雅》【绝高为京】。据《公羊传》【京者何?大也】。由于它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是最高领导层所在地,故称京,又因地处北方,与南京相对而北京。
    • 北京市 _1949】1949年设立北京市。1949年10月1日起,北平市更名为北京市,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 北京市 _1949】北京市第十八区永定河西岸稻田、大宁、军留庄、保合等12个行政村及8个自然村划归良乡县。
    • 北京市 _2002】至2002年底,北京市辖16个市辖区和2个县。
    • 北京
      ~~ 相 同 地 名 ~~
    •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 北京街道 _2002】
      2002年,北京街道为辽宁大连西岗区所辖街道之一,下辖6个社区。办事处驻同仁街22号。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北京街道 _2004】
      2004年,北京街道为广东广州越秀区所辖街道之一,下辖12个社区。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 北京街道 _1972】
      1972年设立北京街道,1983年撤销。1969年置东方红西街街道,1972年更名北京街道,1983年更名大十字街道。

    什么是邮戳?
      简单讲,邮戳是邮政部门加盖在信件上的戳记,表示收件投递等作业的地点与时间。

      其直接的作用是注销邮票不让其重复使用,免得亏空公帑邮递服务成了免费的午餐。





      由于邮政作业的规范可靠性与全国普及性,邮戳上的时间地点变成了具有历史价值的记录与证据,深受集邮与收藏人士的青睐。

      邮戳至今仍在法律上享有超然的佐证地位,目前的商业快递与国家邮政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使用邮戳,邮戳其实就是政府公权力的象征,非一般商业公司所能比拟。


      邮戳主要以下看三个部分:

       戳型 大都呈圆形并以线条区隔成数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政权与功能使用不同的戳型,所以一见戳型即可辨别是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哪种邮政业务。

       地名 主要布置在邮戳的上下两格里,由中文英文与数字组成,代表着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地名,许多名不见经传或已经消失的地名都得以清晰而沧桑的呈现。

       日期 通常放在邮戳的中央位置,近代中国政权纷争不断,日期的标示与文字读序千奇百怪,堪称世界邮政之最,而日期背后的故事更显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邮戳设计的本身变化很大,又因各地邮务人员日夜操作疏失难免,所以各种邮戳变异屡见不鲜,如字钉遗漏错置等,加上行政区划变迁频繁导致地名标识千奇百怪,为邮政乃至历史与地方志的考证增添极大乐趣。


    发掘邮戳价值

      一般而言新票比旧票贵,但是旧票比较贵的情形绝非少数!



      只要是没有销过邮戳的即使票面污损破旧,我们都称之为新票,只是品相不佳的新票罢了,所以不像书籍或家具论几成新旧,邮票的新与旧全以有无销戳决定。

      邮票的市场价格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新票比旧票贵,因为干净清爽美观漂亮。但是原则总有例外,而且这种例外还不少,譬如高面值票由于实际使用较少,旧票稀罕价位自然较高,还有发行时间较短或社会动乱或特殊发行条件等因素造成来不及使用或没人使用,自然“一旧难寻”,旧票水涨船高。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发生在新中国初期的1955年,当时为了满足广大集邮需求与出口邮票创汇,曾进行邮票再版。原版发行不多,出了再版票后大家很高兴都收进集邮册里或者到邮政柜台便宜买下盖销票或配套或纪念,而真正拿来实际寄信的却微乎其微,以至于现今实际用过的再版票比起原版票 -- 而且还是新的原版票,常常是贵上好多倍。

      同一种邮票品相不同价格相差很大,有的达到数倍以上!

      邮票进入收藏领域后就是一种艺术品与文物,讲究的就是品相。如果有破损、折角、断齿、褪色、污渍等,都会折损邮票的价格,新票尤其明显,有没有浸过水背胶还在不在、有没有手指触摸留下指纹都是价格的决定因素。


      以新中国的一轮猴票为例,专业的网站搜索你会发现,同样是新票从两万多到九千多都有,就是品相不同所致,有时因为猴票上的金粉有点氧化或边角有点短而被砍价个两三千元是常有的事。

      旧票就没有这种讲究,毕竟都是盖过邮戳早已“面目已非”而且都是泡过水洗下来的,所以没有人会计较那么多,但是一些硬伤譬如破折缺弱褪污等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邮票经过使用常常因为呈现历史价值而价格一飞冲天!

      过去的一百多年里,邮票与邮政在整个社会里代表着一种流动的血液,每天穿梭于各个地方大大小小的角落里,并且承载着真真实实的社会风貌与生活点滴,所以一个经过邮政处理的实寄封常常是一个事件或是一些人的故事,当这些故事的重现变成人们探索的成就感或怀旧的沧桑感时,那“价值”就不是一枚邮票“价格”所谁能代表的。


      所以集邮界最贵的往往不是邮票而是实寄封,这种状况下,封上贴的是啥邮票往往已经不重要,价格多少钱基本忽略不计。与此同时,集邮顶级领域里拿下拍卖价宝座的往往是旧票而不是新票,中国首屈一指的红印花小字当一元,新票八十多枚但实际使用过的旧票存世仅一枚,新票拍卖价格伍佰多万时,旧票依然没人估得出价格来!

      世界排名第一最贵的邮票,英属圭亚那一分票,就是一枚旧票而且还是被裁成六角形的残票!( 上图是当年的邮票下图是近期发行的纪念票 )


      所以邮票的市场价格并不是一本专业目录或股票交易那样简单的买卖标价,那只能是一个方向与起点,真正的成交价格变化很大,尤其当邮票实际使用后,价格更是见仁见智 -- 看审美看情怀、看故事看笑话、看疑惑看真相,各有各的看法与心思;各编各的故事各打各的算盘,全凭自己兴趣偏好与知识眼光。

      这,就是集邮!

      我们会陆续补充这方面的资料与心得,欢迎网友们交流咨询,更盼邮友前辈们不吝赐教。

    我想擁有這枚郵票
    [文史+珍藏+Web3]



    此枚邮票为独一原件收藏品
    点此联系客服变身精美礼盒





    除了快乐,生日还可以 慢乐 !                            
                        i Fortune 时光卡片新主张 ~~

      擁有NFT        时光搜索       集邮大全  

    
      >   溫馨提示 : 繁簡偶爾有誤 此處切換釋疑 [简] [繁]
    Copyright 2010-2024 郵寳寳集郵文創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