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 ...
台湾921大地震之年
中国证券法元年
腾讯 QQ 元年
两国论引爆紧张之年
中国大使馆遭袭之年
《香港回归》金箔张面值50元,发行价120元,当该张跌破100元整数关时,有人见该张已打折就买进,谁知该张继续下跌,一直跌破50元,不少人误以为邮价已见底,又买进,谁知该张还是一路下跌,现该张已跌到20元也无人问津。
《香港回归祖国》邮票及小型张、金箔张伴随香港回归隆重发行。当时邮人对金箔张的追逐最为热烈,因为它不仅题材重大,还是中国邮票史上首枚金箔邮票。然而,当时正值1997年邮市大高潮之年,邮政部门正大举加大新邮的发行量,金箔张居然达到2000万的天量,并且面值定在50元的天价。
在此基础上,却不按面值发售,而是由集邮总公司配以折子溢价发行,其中软折发行价100元,而硬折发行价高达120元。包装价格等于甚至大于商品的本身价格,这不能不说中国邮政创造了“世界奇迹”。这种暴利行为,使广大集邮者和邮人、投资者深受其害,最终也导致了国家名片的形象受损。
由于邮政官方不按面值50元发售,而且一般邮人都无法从一级市场购得100元或120元的“原价”折子,导致二级市场恶炒金箔张。在发行当日,市场交易价格最高达600多元,令人瞠目结舌。然而随着货源的不断涌入,金箔张一路下滑,邮人越买价格越低。随着1997年大高潮退却,金箔张陆续跌破120元和100元的发行价,随后又跌破50元的面值,最低时竟降到15元,即按面值打三折,按发行价打二折以下,还无人问津。
时到如今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它仍在面值下打折徘徊。一个如此好的题材,一个新兴的金箔邮票品种,一个有领袖头像的国家名片,就这样被邮政毁掉了。而金箔张的所有参与者,几乎全军覆没地被层层套牢,成为邮人心中深深的痛。
时隔十年,人们欢庆香港回归纪念日,而邮人却再次遭遇了“回归邮票痛”。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邮票及小全张发行之前的几天,邮市中便出现了期货交易,价格达到30元,比面值5.3元高出5倍多。人们不禁要问,新邮尚未发行,为何有人确保自己能拿到原始货源?这些获取暴利的人究竟与邮政部门有怎样的“亲密关系”?
以上为1950~2013年海内外知名邮票目录的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各家目录: 中国邮政官方目录(人民币)/ 白海峰特别全目录(人民币)/ 美国 Scott 目录(美元)/ 英国 Gibson 目录(英镑)/ 香港杨乃强目录(港币)/ 台湾林文生/叶武鹰目录(台币)/ 澳门陀乾秋目录(澳币)
此件独一无二的藏品为中国编年票 香港回归祖国(J)(小型张)--单联全戳邮票,邮戳为 大陆小圆戳 根据集邮文献,此款邮戳的使用于1995-8-8之后 小地名邮戳--疑似盖销 * 此戳可能尚待精确解析,可联系优先免费核实,更欢迎邮友先进指正补充 联系我们
戳面特征
【 基本布局一格 】
尺寸 -- 中型
形状 -- 圆形
线条 -- 全部细实线
分割 -- 一格
地名读法
【 北京 -- 西外大街5 -- 】
上格 -- 简体地名
下格 -- 次级地名
中文 -- 由左向右读
日期读法
【 1999年08月23日11时 】
纪年 -- 公元年-数字型
年份 -- 四位数字
日期 -- 由左向右读
钟点 -- 置于右侧
趣味价值
【 网络百科试试手气 】
戳型 大都呈圆形并以线条区隔成数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政权与功能使用不同的戳型,所以一见戳型即可辨别是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哪种邮政业务。
地名 主要布置在邮戳的上下两格里,由中文英文与数字组成,代表着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地名,许多名不见经传或已经消失的地名都得以清晰而沧桑的呈现。
日期 通常放在邮戳的中央位置,近代中国政权纷争不断,日期的标示与文字读序千奇百怪,堪称世界邮政之最,而日期背后的故事更显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只要是没有销过邮戳的即使票面污损破旧,我们都称之为新票,只是品相不佳的新票罢了,所以不像书籍或家具论几成新旧,邮票的新与旧全以有无销戳决定。
我想擁有這枚郵票
[文史+珍藏+Web3]
此枚邮票为独一原件收藏品
点此联系客服变身精美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