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 ...
维基百科元年
人类同性结婚之年
3G时代开启之年
两岸同时WTO之年
911恐怖攻击之年
新邮上市时,中华邮政还附带发行了以下几种邮品:
首日封小型--每个新台币2元
贴票卡--每张新台币5元
护票卡--每张新台币5元
活页集邮卡(连护卡套)--每张新台币8元(以上均自民国90年5月23日起开始发售)
预销首日戳低值封--每个新台币7元
预销首日戳套票封--每个新台币49元
台湾早期生活用具邮票专册《农具篇》--每册新台币250元,共发行50,000册(以上均自民国90年5月25日起开始发售)
此册委请原邮票绘图先生柯鸿图先生精心规划制作而成,内含台湾早期生活用具邮票─农具乙组(计四枚)、趣味性纪念票一大张(其上打有齿孔)及可抽取式明信片四张,以温馨、感性之文词及相关老照片,将早期台湾人民在有限的物资资源中,运用智慧与巧手制作出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农事用具,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极为生动且具知性,趣味无穷。自藏、送礼两相宜,欢迎选购。
邮票图案简介如后:
(1)风鼓:割下的稻穗晒干后,经过风鼓除去稻叶碎物及秕,结实的榖粒落在米箩中,即可清理、保存。
(2)犁:农耕与翻土整地的重要机具,前面由牛拉动,后面由农夫操纵,将田犁成1条土垄,使泥土翻松,重新整平,以利播种。
(3)米箩:盛装稻米的竹制用具,以剖细的竹篾编织而成,是具有台湾地区特色的农具。
(4)蓑衣:用《棕片》制成,是往昔农人穿的传统雨衣,可分为1件式及上、下2件式。
以上为1950~2013年海内外知名邮票目录的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各家目录: 中国邮政官方目录(人民币)/ 白海峰特别全目录(人民币)/ 美国 Scott 目录(美元)/ 英国 Gibson 目录(英镑)/ 香港杨乃强目录(港币)/ 台湾林文生/叶武鹰目录(台币)/ 澳门陀乾秋目录(澳币)
此件独一无二的藏品为台湾特种票 台湾早期生活用具--农具--单联全戳邮票,邮戳为 台湾小圆戳 根据收藏记录此戳密集出现于1976年之后,若有超出 * 此戳可能尚待精确解析,可联系优先免费核实,更欢迎邮友先进指正补充 联系我们
戳面特征
【 基本布局一格 】
尺寸 -- 小型
形状 -- 圆形
线条 -- 全部细实线
分割 -- 一格
地名读法
【 台北 -- 邮件处理中心 --辛1 】
上格 -- 繁体地名
下格 -- 次级地名
中文 -- 由右向左读
日期读法
【 2001年06月06日21时 】
纪年 -- 民国年-数字型
年份 -- 二位数字
日期 -- 由左向右读
钟点 -- 置于右侧
趣味价值
【 网络百科试试手气 】
戳型 大都呈圆形并以线条区隔成数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政权与功能使用不同的戳型,所以一见戳型即可辨别是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哪种邮政业务。
地名 主要布置在邮戳的上下两格里,由中文英文与数字组成,代表着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地名,许多名不见经传或已经消失的地名都得以清晰而沧桑的呈现。
日期 通常放在邮戳的中央位置,近代中国政权纷争不断,日期的标示与文字读序千奇百怪,堪称世界邮政之最,而日期背后的故事更显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只要是没有销过邮戳的即使票面污损破旧,我们都称之为新票,只是品相不佳的新票罢了,所以不像书籍或家具论几成新旧,邮票的新与旧全以有无销戳决定。
我想擁有這枚郵票
[文史+珍藏+Web3]
此枚邮票为独一原件收藏品
点此联系客服变身精美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