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 ...
蒋总统去世之年
天花首度被消灭之年
中国火车电气化之年
美苏两军互访之年
键盘输入屏幕显示元年
微软Microsoft元年
但“赤脚医生”却硬是被“四人帮”宣传成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如此宣传在“文革”末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并发出强烈的“异味”:1975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了名为《赤脚医生》的故事片(上映时改名为《春苗》),竭力把“赤脚医生”纳入“路线斗争”的范畴。影片表现了“赤脚医生”与“走资派”的激烈冲突,与《反击》、《芒果之歌》和《决裂》等故事片一起,是“文革”中“阴谋电影”的代表作,留下了“四人帮”险恶而卑劣的政治用心。但1974年发行的《赤脚医生》邮票所反映的内容仍然是比较单纯的“送医送药”,换一个票名“农村医疗卫生”似乎依然可以成立。
当时的报道为“为儿童注射预防针”、“深夜涉水出诊”、“深山采药”、“在田头为贫下中农进行针灸治疗”。而现在目录上则简单多了,变成了“预防”、“出诊”、“采药”、“治疗”。尽管简洁,但却有流失历史真实之嫌。毕竟是在非常的“文革”时期,画面上没有“红宝书”、“红袖标”、“红徽章”之类的“红色装饰”,也没有大字报、大标语、大批判之类的“革命文字”,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赤脚医生这个词,在今天中国人的心目中是熟悉而遥远的。赤脚医生,即是乡村里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说得通俗些,村民叫那些光着脚丫下田种地的医生做赤脚医生。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随后,全国各地农村涌现出了大批赤脚医生,并普遍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防治网。赤脚医生对改变当时中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农村落后的卫生面貌,对开展预防工作和促进农业生产等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赤脚医生常常就拎着一个装有几片普通药片、一支针筒、几块纱布和一个听诊器的药箱,走村串户给人看病。尽管他们无法治疗什么大病,但通过一些简单的科学治疗和土法医疗,他们仍能治好一些疑难病症,所以在那个时候,他们是农村人心目中最有文化的人之一,被认为是农村人生命的守护者,因而备受敬重。
赤脚医生及其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规范的乡村医院机构,卫生人员也多是经过系统培训的医学院的毕业生。
以上为1950~2013年海内外知名邮票目录的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各家目录: 中国邮政官方目录(人民币)/ 白海峰特别全目录(人民币)/ 美国 Scott 目录(美元)/ 英国 Gibson 目录(英镑)/ 香港杨乃强目录(港币)/ 台湾林文生/叶武鹰目录(台币)/ 澳门陀乾秋目录(澳币)
此件独一无二的藏品为中国编号票 赤脚医生--单联全戳邮票,邮戳为 五七式腰框戳 根据集邮文献,此款邮戳的使用于1957-5-2之后 * 此戳可能尚待精确解析,可联系优先免费核实,更欢迎邮友先进指正补充 联系我们
戳面特征
【 基本布局腰框盒子 】
尺寸 -- 中型
形状 -- 环形
线条 -- 全部细实线
分割 -- 腰框盒子
地名读法
【 四川重庆 -- 24支 --1 】
上格 -- 简体地名
下格 -- 次级地名
中文 -- 由左向右读
日期读法
【 1975年02月11日X时 】
纪年 -- 公元年-数字型
年份 -- 四位数字
日期 -- 由左向右读
钟点 -- 置于右侧
趣味价值
【 网络百科试试手气 】
戳型 大都呈圆形并以线条区隔成数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政权与功能使用不同的戳型,所以一见戳型即可辨别是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哪种邮政业务。
地名 主要布置在邮戳的上下两格里,由中文英文与数字组成,代表着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地名,许多名不见经传或已经消失的地名都得以清晰而沧桑的呈现。
日期 通常放在邮戳的中央位置,近代中国政权纷争不断,日期的标示与文字读序千奇百怪,堪称世界邮政之最,而日期背后的故事更显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只要是没有销过邮戳的即使票面污损破旧,我们都称之为新票,只是品相不佳的新票罢了,所以不像书籍或家具论几成新旧,邮票的新与旧全以有无销戳决定。
我想擁有這枚郵票
[文史+珍藏+Web3]
此枚邮票为独一原件收藏品
点此联系客服变身精美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