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 ...
九大变八大之年
青藏铁路开通之年
台湾面板称霸世界之年
百度百科诞生之年
中国农业税终结之年
中国最大外汇国之年
三峡大坝元年
贺兰山红尾鸲邮票。面值4.20元。贺兰山红尾鸲,全长约157毫米。雄鸟:眼先、头顶、耳羽、颈的两侧、颈和上背蓝灰色,具褐色羽端。背、腰、尾上覆羽及除中央尾羽外为橙棕色,中央尾羽为暗褐色。喉、胸橙棕色,腹部为中央为白色,其余下体为淡橙棕色。翼暗褐色,内侧覆羽白,其余覆羽暗褐。雌鸟:上体烟灰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棕色。尾如雄鸟。喉和胸淡烟灰,在腹和尾下覆羽变白。翼褐,翼上覆羽和内侧飞羽具淡皮黄苍白色。栖于山地灌丛或疏贺兰山红尾鸲林中。以昆虫为食。分布于青海、宁夏和甘肃,偶见于陕西、山西、河北和北京。红尾鸲(音:渠)是一类色彩鲜艳的小鸟,顾名思义,它们有红色的尾羽(其实有例外);共同的特点是身体的不同颜色呈大块分布且对比强烈。比如中国南方北方都能见到的北红尾鸲,红黑白是基本色调,非常抢眼,非常漂亮。贺兰山里有好几种红尾鸲,如很多地区都常见的北红尾鸲、赭红尾鸲,贺兰山里数量不少。而有一种红尾鸲是以贺兰山命名的,不去贺兰山难能见到,这就是备受鸟学界关注的贺兰山红尾鸲。而实际上,到了贺兰山,你也不容易见到这种鸟。
《中国鸟》小本票内页有A、B两种版式。他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A式内页上部副票的篆文戳中,红色“鸟”字的相邻两笔之间有两个游离于笔画之外的红色网点;B式相同部位上则只有一个红色网点。而两种版式小本票内页下部副票的同一部位上均没有游离网点。
2)A式上部副票中篆文戳的部位上,有一个指向左下方的“尖儿”突出笔画轮廓之外;其下部副票的同一位置上则未见明显的突出部分;B式上部副票中篆文戳的部位与A式下部副票同一位置的情况相似,但其下部副票的相同部位上则突出一个指向正下方的“尖儿”。
3)A式两枚副票篆文戳边线的内沿及断口处均很平直,B式则不然,尤其庄B式下剖副票的相同部位,其断口处呈分叉状。
4)A式上部副票黑色票名《中国鸟》三字中“鸟”字的第三划“横折”顿笔的地方有一“鹰嘴状”突出。A式下部的副票以及B式的两枚副票中均不具有该特征。
5)A式内页的左边一列邮票和B式内页右边一列邮票中,篆文戳记的版模特征相同,均为“I型戳”;而A式内页的右边一列邮票和B式内页左边一列邮票中篆文戳记的版模特征一样,都是“II型戳”。
以上为1950~2013年海内外知名邮票目录的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各家目录: 中国邮政官方目录(人民币)/ 白海峰特别全目录(人民币)/ 美国 Scott 目录(美元)/ 英国 Gibson 目录(英镑)/ 香港杨乃强目录(港币)/ 台湾林文生/叶武鹰目录(台币)/ 澳门陀乾秋目录(澳币)
此件独一无二的藏品为中国普通票 中国鸟--双联全戳邮票,邮戳为 大陆小圆戳 根据集邮文献,此款邮戳的使用于1995-8-8之后 * 此戳可能尚待精确解析,可联系优先免费核实,更欢迎邮友先进指正补充 联系我们
戳面特征
【 基本布局一格 】
尺寸 -- 中型
形状 -- 圆形
线条 -- 全部细实线
分割 -- 一格
地名读法
【 南京 -- 中山陵11 -- 】
上格 -- 简体地名
下格 -- 次级地名
中文 -- 由左向右读
日期读法
【 2006年12月14日17时 】
纪年 -- 公元年-数字型
年份 -- 四位数字
日期 -- 由左向右读
钟点 -- 置于右侧
趣味价值
【 网络百科试试手气 】
戳型 大都呈圆形并以线条区隔成数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政权与功能使用不同的戳型,所以一见戳型即可辨别是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哪种邮政业务。
地名 主要布置在邮戳的上下两格里,由中文英文与数字组成,代表着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地名,许多名不见经传或已经消失的地名都得以清晰而沧桑的呈现。
日期 通常放在邮戳的中央位置,近代中国政权纷争不断,日期的标示与文字读序千奇百怪,堪称世界邮政之最,而日期背后的故事更显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只要是没有销过邮戳的即使票面污损破旧,我们都称之为新票,只是品相不佳的新票罢了,所以不像书籍或家具论几成新旧,邮票的新与旧全以有无销戳决定。
我想擁有這枚郵票
[文史+珍藏+Web3]
此枚邮票为独一原件收藏品
点此联系客服变身精美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