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切換  > >  [简体]  [繁体]
中俄兩國趣談:戳記變國禮
    2024年,俄羅斯總統普亭表示計畫5月訪問中國,將要送一本俄羅斯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所寫長篇革命小說「怎麼辦?」給習近平。



    這本老書的特色在於蓋有1953年6月15日圖書館的入館印章,恰逢習近平的生日。

    ( *此為郵寶寶收藏品與上述圖書館戳記無關 )


     更美珍藏探秘         生日郵票 DIY 



  • 這一年 ...

    维基百科元年

    人类同性结婚之年

    3G时代开启之年

    两岸同时WTO之年

    911恐怖攻击之年


    查看原票 -- 简介与增值 **

      焦裕禄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J) [ 1 - 01 ]

      焦裕禄(1922--1964),山东淄博人。曾任区长、区委副书记、县委书记等职。1962年底,他被调到当时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最低的河南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为了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他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向自然灾害做斗争。 他身患肝癌,但仍忍着剧痛,坚持工作,以身殉职,被群众誉为“党的好干部”,1964年5月14日逝世于郑州。先葬于郑州烈士陵园,后遵其遗嘱迁葬于兰考。陵墓前有汉白玉碑,高2.72米,上镌“焦裕禄同志之墓”,背面记其生平简历,墓背影壁墙上镌有“为人民而死,虽死尤荣”九个大字。 邮票图案是依据焦裕禄生前的一张黑白照片设计而成的。画面上,焦裕禄清瘦的面庞上挂着微笑,上身穿一件旧毛衣,披着外衣,一手叉腰,他像是刚刚察完风口,又像是在与群众促膝交谈,这张照片充分展示了焦裕禄的性格特征和为人民服务的感人精神。

      就在邮票即将交付印刷的当头,5月16日“文革”开始了。文革前发行的邮票遭到了不少大字报的攻击和批判。邮票设计室为了慎重起见,把即将付印的“焦裕禄”邮票图稿在局内公布,“征求广大革命群众的意见”。 结果得到的反馈是第一和第三图“没有很好地反映焦裕禄的精神风貌”,也画得不象焦裕禄。根据这些意见,邮票设计室又去了中国美术馆,参观了《焦裕禄事迹展览》,选取了两幅油画,来代替被提了意见的原第一图和第三图,并将第三图改名为《做群众的小学生,做群众的贴心人》。 由于是油画,一、三图改为四色影写版印刷。9月5日邮电部党委向工交政治部报送《关于拟改换已经批准的向焦裕禄学习纪念邮票图案的请示》。 然而还没有等到工交政治部的批复,焦裕禄事迹展的负责人却跑上门来,要求暂时不要把被选用的油画印成邮票,原因是红卫兵对该展览提了不少意见,认为问题很多,并将展览会查封了。 显然焦裕禄作为文革前树起的先进典范与文革中的一些观念和提法产生了碰撞。据此情况,邮电部的几位部长和政治部主任共同商量对策,决定让设计室再次设计。而此时工交政治部做出了暂不批准发行的决定,使这套邮票胎死腹中。惟独在1966年第6期的《集邮》杂志上留下了邮票图样。

      • 【票种】中国编年票
      • 【全名】党的好干部--焦裕禄(J)
      • 【发行日期】1992年10月28日
      • 【发行数量】96165.00(千枚)
      • 【面值】0.2(人民币)
      • 【单枚价格】2012年目录标价:
          新票 3 ||| 旧票   (人民币)
      • 【增值记录】1997~2007平均每年
          新票 3% ||| 旧票 0%(复利增值)
      • 【增值记录】2003~2012平均每年
          新票 29% ||| 旧票 0%(复利增值)
    • 以上为1950~2013年海内外知名邮票目录的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各家目录:  中国邮政官方目录(人民币)/   白海峰特别全目录(人民币)/   美国 Scott 目录(美元)/   英国 Gibson 目录(英镑)/   香港杨乃强目录(港币)/   台湾林文生/叶武鹰目录(台币)/   澳门陀乾秋目录(澳币)



    2001年02月10日郊区戳 *
     地名读法 
    上格 -- 简体地名
    下格 -- 邮政功能代号
    中文 -- 由左向右读
     时间读法 
    纪年 -- 公元年-数字型
    年份 -- 四位数字
    日期 -- 由左向右读
    * 邮戳读法优先核实请联系客服报号 a4617
    ** 点此或上图直通时光博物馆/生日福星/财星

    中华邮戳世界奇观:邮戳上的地名由于政权变化频繁,所以地名表述有右读左读、繁体简体,还有英文法文甚至俄文。邮戳上的纪年更是五花八门,有大清光绪年、干支年、民国年、西元年,甚至日本天皇年等,书写方式则有数字、中文、英文,还有左读右读上下读等区别 ...
    邮戳解剖 -- 大陆小圆戳

      此件独一无二的藏品为中国编年票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J)--4联全戳邮票,邮戳为 大陆小圆戳    根据集邮文献,此款邮戳的使用于1995-8-8之后   * 此戳可能尚待精确解析,可联系优先免费核实,更欢迎邮友先进指正补充 联系我们

       戳面特征
      【 基本布局一格 】
              尺寸 -- 中型
              形状 -- 圆形
              线条 -- 全部细实线
              分割 -- 一格
       地名读法
      【 河南信阳郊区 -- 营业1 -- 】
              上格 -- 简体地名
              下格 -- 邮政功能代号
              中文 -- 由左向右读
       日期读法
      【 2001年02月10日19时 】
              纪年 -- 公元年-数字型
              年份 -- 四位数字
              日期 -- 由左向右读
              钟点 -- 置于右侧
       趣味价值
      【 网络百科试试手气 】

      | 郊区 | 河南信阳郊区营业1 | 大陆小圆戳 |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J) | 全戳邮票 |


    郊区
    ~~ 相 同 地 名 ~~
  • 【重庆市万州区 郊区街道 _1955】
    1955年设立郊区街道,1958年撤销。太白街道属重庆万州辖区。1955年置郊区街道,1958年改郊区公社,1983年改郊区乡,1992年设太白岩街道。2004年更名为太白街道。
  • 【重庆市万州区 郊区公社 _1958】
    1958年设立郊区公社,1983年撤销。太白街道属重庆万州辖区。1955年置郊区街道,1958年改郊区公社,1983年改郊区乡,1992年设太白岩街道。2004年更名为太白街道。
  • 【重庆市万州区 郊区乡 _1983】
    1983年设立郊区乡,1992年撤销。太白街道属重庆万州辖区。1955年置郊区街道,1958年改郊区公社,1983年改郊区乡,1992年设太白岩街道。2004年更名为太白街道。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 郊区区 _1958】
    1958年设立郊区区。设立佳木斯市长安区、三合区、和平区、郊区。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 郊区区 _1961】
    1961年郊区区撤销。撤销佳木斯市郊区。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 郊区区 _1972】
    1972年设立郊区区。设立佳木斯市郊区。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 郊区区 _2000】
    2000年,佳木斯郊区辖5个镇、10个乡。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郊区区 _1997】
    1997年设立郊区区,1997年撤销。撤销牡丹江市郊区,将原郊区的兴隆镇、东村乡划归东安区管辖;将原郊区的温春镇、沿江乡划归西安区管辖;将原郊区的铁岭镇、桦林镇划归阳明区管辖;将原郊区的北安乡、三道乡划归爱民区管辖。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郊区办事处 _1961】
    1961年设立郊区办事处。华丰人民公社(区)改为市人民委员会郊区办事处,辖梅里斯、哈拉、共和、卧牛吐、大民、边屯、瑞廷人民公社和雅尔塞农村。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郊区区 _1965】
    1965年设立郊区区。设立齐齐哈尔市郊区。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 郊区区 _1954】
    1954年郊区区撤销。撤销齐齐哈尔市郊区,设立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榆树屯区、达呼店区、虎尔虎拉区。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郊区区 _1961】
    1961年设立郊区区。1956年11月,设立梅里斯达斡尔族区。1958年12月,改为华丰人民公社,1961年8月改为郊区。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郊区区 _1980】
    1980年郊区区撤销。齐齐哈尔市郊区更名为梅里斯区。
  • 【吉林省长春市 郊区区 _1957】
    1957年设立郊区区。1957年3月28日,吉林设立长春市郊区,撤销长春市大屯、净月、兴隆山、范家店4个农业区,以原4个农业区的行政区域为市郊区的行政区域。
  • 【吉林省长春市 郊区区 _1995】
    1995年郊区区撤销。撤销长春市郊区,设立绿园区。
  • 【吉林省吉林市 郊区区 _1957】
    1957年设立郊区区。1957年7月23日吉林省设立吉林市郊区,撤销吉林市白山、江南、大屯、九站4个农业区,以原4个农业区的行政区域为市郊区的行政区域。
  •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 郊区区 _1992】
    1992年郊区区撤销。将吉林市郊区更名为丰满区。
  •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 郊区公社 _1958】
    1958年设立郊区公社,1962年撤销。黑山头镇属吉林梅河口市辖区。1956年设黑山头乡,1958年改郊区公社,1962年更名黑山头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建镇。
  • 【辽宁省鞍山市 郊区区 _1960】
    1960年郊区区成立。设立鞍山市郊区。
  •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 郊区区 _1983】
    1983年郊区区撤销。鞍山市郊区更名为旧堡区。
  • 【辽宁省大连市 郊区区 _1956】
    1956年郊区区成立。撤销旅大市营城子区、小平岛区,合并设立郊区(大辛寨子区)。
  • 【辽宁省丹东市 郊区区 _1957】
    1957年郊区区成立。撤销安东市浪头区、五龙背区,合并设立郊区办事处(县级)。
  • 【辽宁省丹东市 郊区区 _1981】
    1981年郊区区撤销。丹东市郊区更名为振安区。
  •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 郊区办事处 _1959】
    1959年郊区办事处成立。设立抚顺市郊区办事处(县级),以红卫、红旗、东风、和平、上游5公社为其行政区域。
  •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 郊区区 _1978】
    1978年郊区区成立。设立抚顺市郊区,以抚顺县的李石、塔峪、千金、碾盘、前甸、会元、河北7公社和蔬菜良种场,及市区的26个生产大队为其行政区域。
  •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 郊区区 _1988】
    1988年郊区区撤销。抚顺市郊区更名为顺城区。
  •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 郊区区 _1984】
    1984年郊区区撤销。阜新市郊区更名为细河区。
  •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郊区区 _1963】
    1963年郊区区成立。设立阜新市郊区,以原郊区办事处为其行政区域。
  • 【辽宁省锦州市 郊区区 _1962】
    1962年郊区区成立。设立锦州市郊区,以原郊区办事处为其行政区域。
  •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 郊区区 _1982】
    1982年郊区区撤销。锦州市郊区更名为太和区。
  •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 郊区区 _1951】
    1951年郊区区成立。设立辽阳市白塔、武圣、文圣、襄平、郊区5区。
  •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 郊区公社 _1960】
    1960年设立郊区公社,1960年撤销。1960年1月,设立郊区公社,辖建设乡和四季青、长青、庆阳公社。1962年3月13日,撤销郊区公社,以其辖区分设太子河、东京陵、望水台3个公社。
  •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 郊区公社 _1960】
    1960年设立郊区公社。1960年1月,设立郊区公社,辖建设乡和四季青、长青、庆阳公社。
  •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 郊区公社 _1962】
    1962年郊区公社撤销。1962年3月13日,撤销郊区公社,以其辖区分设太子河、东京陵、望水台3个公社。1963年城区实行一区一社制,改为白塔、文圣、襄平3个公社。
  •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 郊区区 _1978】
    1978年郊区区成立。设立辽阳市郊区,以太子河、望水台、东京陵、曙光4公社和首山种畜场为其行政区域。
  •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 郊区区 _1984】
    1984年郊区区撤销。辽阳市郊区更名为为太子河区。
  •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 郊区区 _1984】
    1984年郊区区成立。盘锦市设立兴隆台、盘山、郊区3个区。
  •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 郊区区 _1986】
    1986年郊区区撤销。撤销盘锦市郊区,恢复盘山县。
  • 【辽宁省沈阳市 郊区区 _1954】
    1954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沈阳市市郊区,设立东郊区、西郊区、南郊区、北郊区。
  • 【辽宁省营口市 郊区公所 _1956】
    1956年郊区公所成立。营口市第五区更名为郊区公所(县级)。
  •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 郊区区 _1984】
    1984年郊区区撤销。营口市郊区更名为老边区。
  • 【河北省保定市 郊区区 _1957】
    1957年郊区区撤销。撤销保定市郊区。
  • 【河北省保定市 郊区区 _1958】
    1958年设立郊区区。设立保定市郊区,区机关驻南大街。
  • 【河北省保定市 郊区区 _1987】
    1987年郊区区撤销。撤销保定市郊区。将原郊区的南大同、焦庄、杨庄三个乡划归南市区;金庄、韩庄两个乡划归北市区;韩村、南奇、颉庄、富昌四个乡划归新市区。
  • 【河北省沧州市 郊区区 _1980】
    1980年设立郊区区。沧州市设立郊区。郊区设西花园、姚庄子、小王庄、河西、南陈屯、鞠官屯、小赵庄7个公社。
  • 【河北省沧州市 郊区区 _1997】
    1997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沧州市郊区。将原郊区的南陈屯乡(不含王希鲁村)、小王庄乡(不含三里庄、北赵家坟村)划归运河区管辖;将原郊区的小赵庄乡、南陈屯乡的王希鲁村、小王庄乡的三里庄和北赵家坟村划归新华区管辖。
  • 【河北省承德市 郊区区 _1961】
    1961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承德市市区和郊区,市区分置为虹桥区、翠桥区。
  •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 郊区区 _1960】
    1960年设立郊区区。承德市设立市区和郊区。郊区辖三家、鞍匠、头沟、三沟、六沟、上板城、下板城、上谷8个人民公社,郊区人民委员会驻下板城。
  • 【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 郊区区 _1968】
    1968年郊区区撤销。将邯郸市市区与郊区合并,设立城郊区。
  • 【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 郊区区 _1974】
    1974年设立郊区区。将邯郸市的城郊区分设为市区、郊区。
  • 【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 郊区区 _1980】
    邯郸市将郊区所辖的刘家庄、春厂、南城、东庄4个生产大队划归丛台区。
  • 【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 郊区区 _1986】
    1986年郊区区撤销。撤销邯郸市郊区,将所辖的乡、镇分别划归并入丛台区、复兴区、邯山区领导。
  • 【河北省秦皇岛市 郊区区 _1976】
    设立秦皇岛市郊区,辖原由市直接领导的(除海滨公社由北戴河区领导外)14个公社。
  • 【河北省秦皇岛市 郊区区 _1984】
    1984年郊区区撤销。撤销秦皇岛市郊区建制。将原郊区所辖的马坊、铁庄、白塔岭、黄土坎、归提寨5个乡划归海港区;马头庄、第一关、长城、南窑河、渤海、高建庄、户远寨7个乡划归山海关区;戴河、蔡各庄2个乡划归北戴河区。
  • 【河北省石家庄市 郊区区 _1960】
    1960年郊区区撤销。撤销石家庄市郊区,将所辖的振头、二十里铺、兆通、柳辛庄4个人民公社分别并入市区各城市人民公社。
  • 【河北省石家庄市 郊区区 _1965】
    1965年设立郊区区。将石家庄市东郊区、西郊区合并,设立石家庄市郊区。
  • 【河北省石家庄市 郊区区 _2001】
    2001年郊区区撤销。2001年1月22日,撤销石家庄市郊区,设立石家庄市裕华区。
  • 【河北省唐山市 郊区区 _1956】
    1956年设立郊区区。唐山市所辖的碑子院区与洼里区合并为郊区。
  • 【河北省唐山市 郊区区 _1959】
    1959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唐山市郊区,将洼里人民公社划归东矿区,其余人民公社划归市区。
  • 【河北省唐山市 郊区区 _1959】
    1959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唐山市市区、郊区、东矿区,设立西山区、大红桥区、开平区、东矿区。
  • 【河北省唐山市 郊区区 _1960】
    1960年郊区区撤销。1960年5月10日,撤销唐山市郊区,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市区、东矿区。
  • 【河北省唐山市 郊区区 _1966】
    1966年设立郊区区。撤销唐山市开平区,设立郊区。辖原开平区和东矿区领导的18个公社及市直接领导的唐山果园农业队。
  • 【河北省唐山市 郊区区 _1982】
    唐山市将郊区更名为开平区。
  •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 郊区区 _1980】
    1980年设立郊区区。邢台市设立郊区。郊区设南小汪、大梁庄、前炉子、南大部、南康庄、西北留6个人民公社。
  •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 郊区区 _1988】
    1988年郊区区撤销。撤销邢台市郊区,将原郊区的东郭村、大梁庄两乡三十三个村划归桥东区管辖;将李村、胡家营、南大郭、南小汪四乡四十一划归桥西区管辖。
  • 【河北省张家口市 郊区区 _1965】
    1965年设立郊区区。设立张家口市郊区,辖市郊的9个公社。
  •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 郊区区 _1954】
    1954年设立郊区区。1954年8月5日撤销安阳市第三区、第四区,合并设立郊区。
  •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 郊区区 _2002】
    2002年郊区区撤销。2002年12月28日撤销安阳市铁西区、郊区,设立安阳市殷都区、龙安区。
  •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 郊区区 _2001】
    2001年郊区区撤销。2001年12月26日鹤壁市郊区更名为淇滨区。
  • 【河南省焦作市 郊区区 _1958】
    1958年设立郊区区。1958年1月14日撤销焦作市焦作、李封、马村3区,设立城区、郊区。
  •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 郊区区 _1990】
    1990年郊区区撤销。1990年12月27日焦作市郊区更名为山阳区。
  • 【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 郊区区 _2005】
    2005年5月30日郊区的汪屯乡、南郊乡划归禹王台区管辖。
  • 【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 郊区区 _1950】
    1950年设立郊区区。1950年3月9日撤销开封市第六、七区,合并设立郊区。
  • 【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 郊区区 _1956】
    1956年郊区区撤销。1956年5月4日撤销开封市郊区。
  • 【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 郊区区 _2005】
    2005年郊区区撤销。2005年5月30日开封市郊区更名为开封市金明区。
  • 【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 郊区区 _2005】
    2005年5月30日将开封市郊区的北郊乡、柳园口乡、水稻乡划归开封市龙亭区管辖,将郊区的土柏岗乡、东郊乡划归开封市顺河回族区管辖。
  • 【河南省洛阳市 郊区区 _2000】
    2000年5月20日郊区的红山乡和洛北乡的东下池村、西下池村、瞿家屯村、东涧沟村、五家冢村、金谷园村、西小屯村、西工村划归西工区。
  • 【河南省洛阳市 郊区区 _2000】
    2000年5月20日郊区的邙山乡和洛北乡的新生村、工农村、烧沟村、岳村划归老城区。
  •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 郊区区 _2000】
    2000年5月20日郊区的工农乡、孙旗乡划归涧西区管辖。
  •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 郊区区 _2000】
    2000年郊区区撤销。2000年5月20日洛阳市郊区更名为洛龙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西工区凯旋东路迁至关林镇。
  • 【河南省平顶山市 郊区区 _1971】
    1971年设立郊区区。1971年6月23日设立平顶山市郊区。
  •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 郊区区 _1994】
    1994年郊区区撤销。1994年8月10日平顶山市郊区更名为湛河区。
  •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 郊区区 _1987】
    1987年郊区区撤销。1987年4月20日撤销濮阳市郊区,设立濮阳县,以原濮阳市郊区的行政区域为濮阳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 郊区区 _2003】
    2003年12月25日郊区平原乡的孟营一村、孟营二村、孟营三村、城关、东关、骆驼湾、马小营、张庄、段村、留庄营、饮马口、西马小营、臧营13个村划归红旗区管辖。
  •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 郊区区 _1955】
    1955年设立郊区区。1955年12月2日新乡市第一至三区更名为新华区、红旗区、郊区。
  •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 郊区区 _2003】
    2003年郊区区撤销。2003年12月25日新乡市新华区更名为卫滨区,北站区更名为凤泉区,郊区更名为牧野区。
  • 【河南省郑州市 郊区区 _1953】
    1953年设立郊区区。1953年1月6日设立郑州市回族区、郊区。
  • 【河南省郑州市 郊区区 _1958】
    1958年郊区区撤销。1958年12月22日撤销郑州市郊区。
  • 【河南省郑州市 郊区区 _1963】
    1963年设立郊区区。1963年8月21日设立郑州市郊区。
  • 【河南省郑州市 郊区区 _1987】
    1987年郊区区撤销。1987年2月16日撤销郑州市新密区、金海区、郊区,将原新密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新密县管辖。
  •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 郊区区 _1987】
    1987年郊区区撤销。1987年2月16日撤销郊区,设立邙山区,辖金水区的刘寨街道办事处,及原郊区的花园口乡、古荥乡和原金海区的毛庄乡、老鸦陈乡。
  • 【山东省济南市 郊区办事处 _1956】
    1956年设立郊区办事处。撤销济南市黄台、北园、段店、药山、玉符5区,设立郊区办事处。
  • 【山东省济南市 郊区区 _1965】
    1965年设立郊区区。设立济南市郊区,其行政区域为1965年底交历城县代管的原东郊、西郊、北园、南郊4个区的行政区域。
  • 【山东省济南市 郊区区 _1980】
    1980年设立郊区区。1980年4月济南市郊区成立,市中区的东关和解放路两街道办事处划入。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郊区区 _1958】
    1958年郊区区由济南市划归山东历城。济南市全部郊区划归历城县领导。
  •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 郊区区 _1953】
    1953年设立郊区区。崂山行政办事处改为青岛市崂山郊区人民政府。
  • 【山东省泰安市 郊区区 _1985】
    泰安市设立泰山区、郊区。
  • 【山东省泰安市 郊区区 _1985】
    郊区辖:原泰安市的汶口、省庄、山口、下港、祝阳、范镇、崅峪、徂徕、邱家店、北集坡、满庄、夏张、道朗、麻塔、房村、良村等16个办事处,共10个镇、71个乡。
  •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 郊区区 _1952】
    1952年设立郊区区。长治市设立城郊区,将黄碾办事处改为黄碾区。
  •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 郊区区 _1957】
    1957年郊区区撤销。撤销长治市黄碾区,城郊区的建制。
  •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 郊区区 _1975】
    1975年设立郊区区。设立长治市城区、郊区。城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郊区辖12个人民公社,1个林场。
  •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 郊区区 _2001】
    2001年,长治郊区辖2个街道、5个镇、1个乡。
  • 【山西省大同市 郊区区 _1954】
    1954年设立郊区区。撤销大同市第三、四区,合并设立郊区。
  • 【山西省大同市 郊区区 _1958】
    1958年设立郊区区。大仁县划归大同市行政区域改称市郊区,驻大同市;忻定县驻原忻县城关镇;离石县驻原离山县县城;吕梁县驻原隰县县城。
  • 【山西省大同市 郊区区 _1963】
    1963年设立郊区区。撤销太原市晋源区、西山工矿区,合并设立郊区,以晋源区、西山工矿区及南城、北城、河西3区所辖农业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 【山西省大同市 郊区区 _1966】
    1966年设立郊区区。设立大同市郊区,以城区、口泉区所辖农业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 【山西省大同市 郊区区 _1970】
    1970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大同市郊区,分别设立南郊区、北郊区。
  •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 郊区区 _1960】
    1960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大同市郊区,设立怀仁、古城、云冈3区。
  • 【山西省晋城市 郊区区 _1996】
    1996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晋城市郊区,设立泽州县,以原晋城市郊区的行政区域为泽州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南村镇。
  • 【山西省太原市 郊区区 _1957】
    1957年设立郊区区。撤销太原市新城、小店、晋源、万柏林4区,合并设立郊区。
  • 【山西省太原市 郊区区 _1959】
    1959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太原郊区,并入北城、南城、河西3区。
  • 【山西省太原市 郊区区 _1971】
    1971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太原市郊区,分别设立南郊区、北郊区。
  • 【山西省阳泉市 郊区区 _1958】
    1958年郊区区撤销。撤销阳泉市郊区。
  •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 郊区区 _1957】
    1957年设立郊区区。撤销阳泉市站上区、荫营区,合并设立郊区。
  •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 郊区区 _1969】
    1969年设立郊区区。阳泉市站上区、荫营区分别更名为城区、郊区。
  •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 郊区区 _2008】
    2008年,阳泉矿区辖4个镇、4个乡。区政府驻荫营镇桃北中路。
  •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 郊区开发区 _2009】
    2009年,郊区开发区为山西阳泉郊区所辖开发区之一,下辖11个社区和村。
  • 【江苏省常州市 郊区区 _1959】
    设立常州市郊区。
  • 【江苏省常州市 郊区区 _1961】
    1961年设立郊区区。常州市恢复郊区,仍设红梅、茶山、西林、青龙、长田、新闸、丁堰等7个人民公社。
  • 【江苏省常州市 郊区区 _2002】
    2002年郊区区撤销。常州市郊区更名为常州市新北区。将原常州市郊区的永红、五星、西林、北港4个乡和新闸镇划归钟楼区管辖。将原常州市郊区的茶山、雕庄、红梅、青龙4个乡划归常州市天宁区管辖。
  •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 郊区公社 _1965】
    1965年设立郊区公社,1985年撤销。城北乡属江苏清河区辖区。1965年底为清江市郊区公社,1983年为清河区郊区公社,1985年改城北乡。
  •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 郊区公社 _1983】
    1983年郊区公社撤销。1983年建清浦区时,撤销郊区公社,成立清安乡。
  • 【江苏省连云港市 郊区区 _1981】
    1981年设立郊区区。设立连云港市郊区。
  •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 郊区区 _1983】
    1983年郊区区撤销。撤销连云港市盐区、郊区,合并设立云台区。
  • 【江苏省南通市 郊区区 _1954】
    1954年设立郊区区。南通市撤销钟秀、芦泾、狼山3区,成立郊区。
  • 【江苏省南通市 郊区区 _1979】
    1979年设立郊区区。设立南通市城中、港闸、郊区3区。
  • 【江苏省南通市 郊区区 _1991】
    1991年郊区区撤销。南通市城区更名为崇川区,郊区更名为港闸区。
  • 【江苏省南京市 郊区区 _1958】
    1958年设立郊区区。撤销燕子矶、栖霞、雨花台、中山陵园4个区的建制,成立郊区。原各区所属乡镇除燕子矶镇、小市镇和迈皋桥乡划归下关区外,其余全部划归郊区管辖。
  • 【江苏省南京市 郊区区 _1960】
    1960年郊区区撤销。南京市撤销郊区,所属人民公社、镇,分别划归6个城区领导。
  • 【江苏省苏州市 郊区区 _1955】
    1955年郊区区撤销。苏州市东区、西区、南区、北区、中区、郊区更名为平江、北塔、沧浪、金阊、观前、城郊6区。
  • 【江苏省苏州市 郊区区 _1961】
    1961年设立郊区区。设立苏州市北塔、胥江、桃坞、郊区4区。
  • 【江苏省苏州市 郊区区 _1963】
    1963年郊区区撤销。撤销苏州市郊区。
  • 【江苏省苏州市 郊区区 _2000】
    2000年郊区区撤销。2000年1月5日,将苏州市郊区更名为虎丘区。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郊区区 _1958】
    1958年郊区区撤销。撤销苏州市郊区,将郊区各乡划归吴县。
    1995年6月撤消吴县,设吴县市(县级),2000年12月撤消吴县市,改设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
  • 【江苏省徐州市 郊区区 _1960】
    1960年设立郊区区。徐州市撤销郊区,贾汪镇由区属改为市属镇,原郊区所属各人民公社由市直接管理。
  • 【江苏省徐州市 郊区区 _1983】
    1983年设立郊区区。1983年3月29日,批准设立徐州市郊区。
  • 【江苏省徐州市 郊区区 _1993】
    1993年郊区区撤销。徐州市郊区更名为泉山区。
  • 【江苏省无锡市 郊区区 _1955】
    1955年设立郊区区。无锡市辖区更名,第一区改为崇安区,第二区改为工运区,第三区改为南长区,第四区改为西新区,第五区改为北塘区,第六区改为郊区(下设3个分区,共辖40个乡)。
  • 【江苏省无锡市 郊区区 _1958】
    1958年郊区区撤销。无锡县由苏州专区划归无锡市。无锡市郊区撤销,并入无锡县。
  • 【江苏省无锡市 郊区区 _1958】
    1958年设立郊区区。无锡市撤郊区,将其所辖东烽、扬名、青祁、南站、广益、钱桥、黄巷、梅园8个乡划入无锡县。
  • 【江苏省无锡市 郊区区 _1959】
    1959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无锡市工运区、西新区、郊区。
  • 【江苏省无锡市 郊区区 _1963】
    1963年设立郊区区。无锡市太湖区更名为郊区。
  • 【江苏省无锡市 郊区区 _1965】
    1965年设立郊区区。无锡市的太湖区改名郊区。
  • 【江苏省无锡市 郊区区 _2000】
    2000年郊区区撤销。将无锡市郊区更名为滨湖区。区人民政府驻河埒镇。
  • 【江苏省盐城市 郊区区 _1996】
    1996年郊区区撤销。撤销盐城市郊区,设立盐都县。将原郊区的南洋、青墩、新兴、永丰、张庄5个乡镇和伍佑镇的三墩村及其以北部分划归盐城市城区管辖。
  • 【江苏省扬州市 郊区区 _1984】
    1984年设立郊区区。设立扬州市郊区。
  • 【江苏省扬州市 郊区区 _2002】
    2002年郊区区撤销。2002年11月11日,将扬州市郊区更名为维扬区。
  • 【江苏省镇江市 郊区区 _1981】
    1981年设立郊区区。1981年,镇江市设4个区:金山区、北固区、谏壁区、郊区。
  • 【江苏省镇江市 郊区区 _1983】
    1983年设立郊区区,1984年撤销。设立镇江市郊区。谏壁区、郊区合并为郊区。1984年10月13日,郊区更名为润州区。
  • 【浙江省杭州市 郊区办事处 _1958】
    1958年设立郊区办事处。将杭州市设立杭州市郊区办事处。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郊区区 _1977】
    1977年郊区区撤销。郊区与西湖区合并,定名西湖区。
  • 【浙江省湖州市 郊区区 _1983】
    1983年设立郊区区。湖州市郊区农村设立郊区人民政府,暂驻在湖州市区内,辖埭溪、菱湖、双林、南浔、练市5个镇和39个公社(乡)。
  • 【浙江省湖州市 郊区区 _1988】
    1988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湖州市城区、郊区,实行市直接领导乡镇体制。
  • 【浙江省嘉兴市 郊区市 _1983】
    1983年设立郊区市。嘉兴市郊区农村设立郊区人民政府,暂驻在嘉兴市区内,辖新塍、王店2个镇和26个公社(乡)。
  •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 郊区区 _1999】
    1999年郊区区撤销。将嘉兴市郊区更名为秀洲区。
  • 【安徽省安庆市 郊区区 _1955】
    撤销安庆市城中区,设立郊区。
  • 【安徽省安庆市 郊区区 _1955】
    1955年设立郊区区。安庆市设立郊区。
  • 【安徽省安庆市 郊区区 _1956】
    1956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安庆市郊区。
  • 【安徽省安庆市 郊区区 _1963】
    将安庆市郊区的余桥、任店、机场3个大队划归怀宁县。
  • 【安徽省安庆市 郊区区 _1963】
    1963年设立郊区区。安庆市增设郊区,使安庆市仍领3个县级市区。
  • 【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 郊区区 _2005】
    2005年郊区区撤销。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
  • 【安徽省蚌埠市 郊区区 _1956】
    1956年设立郊区区。蚌埠市小蚌埠区更名为郊区。
  • 【安徽省蚌埠市 郊区区 _1963】
    1963年郊区区撤销。撤销蚌埠市郊区,蚌埠市辖东市、西市、中市3个县级市辖区。
  • 【安徽省蚌埠市 郊区区 _1968】
    1968年设立郊区区。恢复蚌埠市郊区。
  • 【安徽省蚌埠市 郊区区 _1980】
    1980年设立郊区区。设立蚌埠市郊区。
  • 【安徽省蚌埠市 郊区区 _2004】
    2004年郊区区撤销。蚌埠市郊区更名为淮上区。
  •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 郊区区 _2004】
    2004年郊区区撤销。蚌埠市原郊区更名为淮上区,淮上区政府由涂山路迁至滨淮大道。
  • 【安徽省合肥市 郊区区 _1954】
    1954年设立郊区区。撤销合肥市东郊区和西郊区,合并设立郊区。
  • 【安徽省合肥市 郊区区 _1964】
    设立合肥市郊区。
  • 【安徽省合肥市 郊区区 _2002】
    2002年郊区区撤销。合肥市郊区更名为合肥市包河区,将原西市区的巢湖路、芜湖路、宁国路3个街道划归包河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宣城路。
  • 【安徽省淮北市 郊区区 _1983】
    撤销淮北市以矿带社体制,将相山、豆庄、钱楼、坡里、朔里、孟庄、毛庄、牛眠、高岳等公社划入淮北市郊区。
  • 【安徽省淮北市 郊区区 _1984】
    1984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淮北市郊区,将其所辖分别相山、蔬菜、任圩乡划入相山区,烈山乡和青龙山镇划归烈山区,杜集乡和以矿带社的高岳、朔里、毛庄、郭庄、相山、牛眠、坡里、钱楼、孟庄等乡划归杜集区。
  •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 郊区区 _1964】
    1964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濉溪市郊区。
  •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 郊区区 _1969】
    1969年设立郊区区。设立濉溪市相山区、郊区。
  • 【安徽省淮南市 郊区区 _1955】
    1955年设立郊区区。撤销淮南市九龙岗区,设立郊区。
  • 【安徽省淮南市 郊区区 _1958】
    1958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淮南市郊区,分别并入八公山、大通、田家庵3个区。
  • 【安徽省淮南市 郊区区 _1959】
    1959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淮南市郊区,并入田家庵区、大通区、八公山区。
  • 【安徽省淮南市 郊区区 _1964】
    1964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淮南市郊区。
  •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 郊区区 _1959】
    1959年设立郊区区。将凤台县设郊区,管辖淮南以北的高皇、古沟、潘集、祁集、尹家沟、夹沟、陶王、耿集、朱町9个公社。
  • 【安徽省马鞍山市 郊区区 _1956】
    1956年设立郊区区。1956年11月26日,设立马鞍山市郊区。
  • 【安徽省马鞍山市 郊区区 _1963】
    1963年设立郊区区。设立马鞍山市郊区。
  • 【安徽省马鞍山市 郊区区 _1975】
    1975年设立郊区区。马鞍山增建四新、花山、雨山、向山、郊区5个县级市区。
  • 【安徽省马鞍山市 郊区区 _1979】
    1979年郊区区撤销。马鞍山市撤销郊区,并入向山区。
  • 【安徽省马鞍山市 郊区区 _1983】
    1983年设立郊区区。设立马鞍山市郊区。
  • 【安徽省马鞍山市 郊区区 _1984】
    1984年郊区区撤销。撤销马鞍山市郊区,并入向山区。
  •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 郊区区 _2007】
    2007年末,辖2个镇、1个乡。
  • 【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县 郊区区 _1971】
    1971年设立郊区区。设立铜陵特区铜山区、郊区。
  • 【安徽省芜湖市 郊区区公所 _1960】
    1960年设立郊区区公所。1960年5月,将裕溪镇改为裕溪区。12月13日,恢复郊区区公所。
  •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 郊区区 _1963】
    1963年郊区区撤销。撤销芜湖市郊区。
  •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 郊区区 _1968】
    1968年设立郊区区。设立芜湖市郊区。
  •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 郊区区 _1990】
    1990年郊区区撤销。芜湖市撤销裕溪口区、四褐山区、郊区三个市辖区。
  •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 郊区公社 _1968】
    1968年设立郊区公社,1972年撤销。水西镇属江西章贡区辖区。1968年设立市郊区公社。1972年改名水西公社。1984年4月改为水西乡。2000年12月8日,撤销水西乡,设立水西镇。
  •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 郊区公社 _1968】
    1968年设立郊区公社,1972年撤销。1968年11月,水东、水西、白云、南桥公社设立郊区公社。1972年11月撤郊区公社,恢复水东公社。
  •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 郊区区 _1980】
    1980年设立郊区区。1980年5月20日,设立九江市庐山区、浔阳区、郊区。
  •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 郊区区 _1987】
    1987年郊区区撤销。1987年,撤销九江市郊区。
  •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 郊区区 _2002】
    2002年郊区区撤销。2002年6月6日,南昌市郊区更名为青山湖区。
  •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郊区办事处 _1956】
    1956年设立郊区办事处。撤销南昌市的潮王洲区、青云谱区、圹山区,设立郊区办事处。
  •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郊区区 _1961】
    1961年设立郊区区。设立南昌市郊区。
  •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郊区区 _1968】
    1968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南昌市郊区,辖区和下属单位分别划归南昌、新建两县。
  •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郊区区 _1972】
    1972年设立郊区区。恢复南昌市郊区。
  •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 郊区区 _2000】
    2000年5月8日,撤销南昌市郊区湖坊乡、塘山乡、京东乡、桃花乡,设立湖坊镇、塘山镇、京东镇、桃花镇。
  •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 郊区区 _2001】
    2001年郊区区撤销。2001年7月9日,撤销萍乡市安源区郊区乡,后埠、山下村委会划归后埠街道办事处;观丰、登岸、青坪、北桥村委会划归凤凰街道办事处;东星、流万村委会划归东大街道办事处;联星、丹江村委会划归丹江街道办事处。
  • 【湖北省襄阳市 郊区区 _1955】
    1955年郊区区撤销。撤销襄樊市襄城区、樊东区、樊西区、郊区。
  • 【湖北省武汉市 郊区区 _1958】
    1958年设立郊区区。撤销武汉市洪山区、汉桥区,设立郊区。
  • 【湖北省武汉市 郊区区 _1964】
    1964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武汉市郊区,设立洪山区、汉桥区。
  • 【湖南省长沙市 郊区区 _1950】
    1950年设立郊区区。撤销长沙市金盆、文艺、岳麓、会春4区,设立郊区。
  •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郊区区 _1959】
    1959年郊区区撤销。撤销长沙市郊区。
  •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郊区区 _1962】
    1962年设立郊区区。设立长沙市郊区。
  •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郊区区 _1996】
    1996年郊区区撤销。撤销长沙市东区、西区、南区、北区、郊区,设立长沙市岳麓区、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雨花区。
  •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 郊区区 _1980】
    1980年设立郊区区。设立衡阳市郊区。
  •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 郊区区 _2001】
    2001年郊区区撤销。撤销衡阳市江东区、城南区、城北区、郊区,设立衡阳市珠晖区、雁峰区、石鼓区、蒸湘区。
  •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 郊区区 _1997】
    1997年郊区区撤销。撤销邵阳市东区、西区、郊区,调整设立邵阳市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
  •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 郊区区 _1992】
    1992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湘潭市雨湖区、湘江区、岳塘区、板塘区、郊区,以湘江为界设立雨湖区、岳塘区。
  •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 郊区区 _1980】
    1980年设立郊区区。湘潭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雨湖区、板塘区、湘江区、岳塘区、郊区。
  •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 郊区区 _1996】
    1996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岳阳市南区、郊区,设立岳阳楼区、君山区。
  • 【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县 郊区区 _1966】
    1966年设立郊区区。设立株洲市郊区。++以株洲市农林水办公室管辖的荷花公社、曲尺公社和清水塘农场、田心农场、荷花铺农场、中心农场、董家塅农场,以及农科所、园艺场、果树园艺场、畜牧场、鹅颈湖渔场、水产试验场为其行政区域。
  • 【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县 郊区区 _1997】
    1997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株洲市的东区、南区、北区、郊区,调整设立荷塘区、芦松区、石峰区、天元区。
  • 【福建省福州市 郊区区 _1968】
    1968年设立郊区区。设立福州市郊区。
  • 【福建省福州市 郊区区 _1970】
    1970年郊区区撤销。撤销福州市郊区,设立马江区、北峰区。
  • 【福建省福州市 郊区区 _1975】
    1975年设立郊区区。撤销福州市北峰区,设立郊区。
  • 【福建省福州市 郊区区 _1995】
    1995年郊区区撤销。福州市郊区更名为晋安区。
  • 【福建省厦门市 郊区区 _1968】
    1968年设立郊区区。设立厦门市郊区。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郊区区 _1987】
    1987年郊区区撤销。厦门市郊区更名为集美区。
  • 【广东省广州市 郊区区 _1957】
    1957年设立郊区区。撤销广州市白云、黄浦、新滘3区,设立郊区。
  • 【广东省广州市 郊区区 _1960】
    1960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广州市郊区,设立黄浦、芳村、江村3区。
  • 【广东省广州市 郊区区 _1962】
    1962年设立郊区区。撤销广州市芳村、黄浦、江村3区,设立郊区。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 郊区区 _1987】
    1987年郊区区撤销。广州市郊区更名为白云区。
  • 【广东省河源市 郊区区 _1988】
    1988年设立郊区区。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地级)和河源市源城、郊区两个市辖区。
  •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 郊区区 _1993】
    1993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以原河源市郊区的行政区域为东源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仙塘镇。
  • 【广东省江门市 郊区区 _1984】
    1984年设立郊区区。设立江门市城区,郊区。
  •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 郊区公社 _1959】
    1959年设立郊区公社,1960年撤销。公馆镇属广东茂南区辖镇。1957年为公馆乡,1958年建卫星公社,1959年与火箭公社合并为郊区公社,1960年改公馆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
  • 【广东省中山市 郊区街道 _1996】
    1996年郊区街道撤销。1996年12月,中山市石岐郊区街道改为北区街道。
  • 【广东省清远市 郊区区 _1992】
    1992年设立郊区区。撤销清远市郊区,设立清新县,其行政区域不变,县人民政府驻太和镇。
  • 【广东省汕头市 郊区区 _1956】
    1956年设立郊区区。汕头市第一区更名为安平区;第二区更名为同平区;第三区更名为公园区;第四区更名为郊区。
  • 【广东省汕头市 郊区区公所 _1961】
    1961年设立郊区区公所。汕头市恢复安平、同平、公园、郊区等4个区公所。
  • 【广东省汕头市 郊区区 _1975】
    1975年设立郊区区。设立汕头市同平、金砂、安平、公园、郊区5区。
  • 【广东省湛江市 郊区区 _1975】
    1975年设立郊区区。设立湛江市赤坎、霞山、郊区3区。
  •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 郊区区 _1994】
    1994年郊区区撤销。湛江市郊区更名为麻章区。
  • 【广西北海市 郊区区 _1984】
    1984年设立郊区区。设立北海市海城区、市郊区。++郊区管辖原地角、新港、涠洲、高德、咸田、西塘等公社撤销后设立的乡镇。
  •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 郊区区 _1994】
    1994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北海市郊区,设立银海区。
  •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 郊区区 _1994】
    1994年设立郊区区。撤销北海市郊区,设立银海区。++银海区辖从合浦县划入的福成镇,原郊区的侨港镇、咸田镇、高德镇、西塘镇,海城区的大墩海、南【氵+万】、新村3个居委会,区人民政府驻明珠大道。
  • 【广西桂林市秀峰区 郊区区 _1979】
    1979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桂林市郊区,设立桂林市象山、秀峰、叠彩、七星4区。
  • 【广西桂林市雁山区 郊区区 _1971】
    1971年设立郊区区。桂林市近郊区更名为郊区。
  • 【广西桂林市雁山区 郊区区 _1996】
    1996年郊区区撤销。桂林市郊区更名为雁山区。
  • 【广西柳州市 郊区区 _1967】
    1967年设立郊区区。设立柳州市郊区。
  • 【广西柳州市 郊区区 _1979】
    1979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柳州市郊区,设立柳州市柳北、鱼峰、城中、柳南、鹅山5区。
  • 【广西柳州市 郊区区 _2002】
    2002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柳州市市郊区。++将原郊区的长塘镇、沙塘镇、石碑坪镇、洛埠镇、白露乡和黄村乡白沙、黄村、雅莲3个村划归柳州市柳北区管辖,羊角山镇的水南、架鹤、鸡喇、社湾、阳和5个村和鸡喇居委会划归柳州市鱼峰区管辖,太阳村镇、西鹅乡和羊角山镇的新云、门头、帽合3个村以及黄村乡的渡口、基隆、磨滩3个村划归柳州市柳南区管辖,柳东镇和鱼峰区的谭中街道划归柳州市城中区管辖。
  • 【广西南宁市 郊区区 _1952】
    1952年设立郊区区。南宁市设立第一、二、三、四、五区和郊区。
  • 【广西南宁市 郊区区 _1956】
    1956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南宁市郊区。
  • 【广西南宁市 郊区区 _1957】
    1957年设立郊区区。设立南宁市郊区。
  • 【广西南宁市 郊区区 _1979】
    1979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南宁市郊区及江宁、兴宁、永新、华强、衡阳、江南等公社,设立新城、永新、江南、朝阳、衡阳5区。
  • 【广西南宁市 郊区区 _2001】
    2001年郊区区撤销。2001年12月5日,南宁市撤销郊区。将原郊区那洪镇、沙井镇、亭子乡划归江南区管辖,并同时撤销亭子乡。
  • 【广西南宁市 郊区区 _2001】
    2001年郊区区撤销。撤销南宁市市郊区。++将原郊区的津头乡划归南宁市新城区管辖,安吉镇、三塘镇和上尧乡的虎邱村划归南宁市兴宁区管辖,金陵镇、双定镇、那龙镇、心圩镇和上尧乡的秀厢、秀灵、万秀、友爱、新村5个村划归南宁市城北区管辖,石埠镇、江西镇、坛洛镇、富庶乡和上尧乡的永和、上尧、陈东、陈西、西明5个村划归南宁市永新区管辖,沙井镇、那洪镇、亭子乡划归南宁市江南区管辖。
  • 【广西梧州市 郊区区 _1953】
    1953年设立郊区区。梧州市设立第一区、第二区、郊区、水上区。
  • 【广西梧州市 郊区区 _1976】
    1976年设立郊区区。设立梧州市郊区。
  • 【广西梧州市长洲区 郊区区 _2003】
    2003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梧州市郊区,设立梧州市长洲区。++长洲区辖原郊区长洲镇及龙湖镇的新兴、龙新、平浪3个村,同时将蝶山区的新兴二路居委会、龙山里居委会、西堤三路第一居委会、西堤三路第二居委会以及苍梧县倒水镇划归长洲区管辖。长洲区人民政府驻新兴二路。
  • 【陕西省铜川市 郊区区 _1980】
    1980年2月2日设立铜川市城区、郊区。郊区政府驻老县城,辖城关、金锁、黄堡、红土、陈炉、高坪、广阳、阿庄、高楼河、萧家堡、王家河11个公社。
  • 【陕西省西安市 郊区区 _1980】
    1980年郊区区撤销。1980年2月2日撤销西安市郊区,设立未央、雁塔、灞桥3区。
  •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 郊区区 _1965】
    1965年设立郊区区。1965年9月20日撤销西安市未央、雁塔、阿房、灞桥4区,合并设立郊区。
  • 【宁夏石嘴山市 郊区区 _1976】
    1976年设立郊区区。设置石嘴山市郊区,管辖尾闸、下营子、燕子墩、西永固、庙台、礼和等6个公社。
  • 【宁夏石嘴山市 郊区区 _1987】
    1987年郊区区撤销。撤销石嘴山市郊区,恢复惠农县,县驻地马家湾镇。
  • 【宁夏银川市 郊区区 _1972】
    设立银川市郊区。
  • 【宁夏银川市 郊区区 _2002】
    2002年郊区区撤销。撤销银川市城区、新城区和郊区,设立银川市西夏区、金凤区和兴庆区。
  • 【青海省西宁市 郊区区 _1986】
    1986年郊区区撤销。1986年3月5日撤销西宁市郊区,将原郊区所辖的7个乡分别划归城东、城中、城西、城北4个区管辖。
  • 【四川省成都市 郊区区 _1952】
    1952年设立郊区区。1952年成都县部分地区和华阳县附城地区建立成都市郊区。
  • 【四川省成都市 郊区区 _1955】
    1955年设立郊区区。成都市设立郊区,撤销成都市万年区、望江区。
  • 【四川省成都市 郊区区 _1960】
    1960年郊区区撤销。撤销成都市郊区,设立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
  •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 郊区公社 _1958】
    劳动乡属四川马边自治县辖乡。1940年置复兴乡,1951年置劳动乡,1958年属郊区公社,1959年析置劳动公社,1981年复置乡。
  • 【四川省攀枝花市 郊区区 _1976】
    1976年设立郊区区。设立渡口市东区、西区、郊区。++1987年1月,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
  •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 郊区区 _1979】
    1979年郊区区撤销。渡口市郊区更名为仁和区。
  • 【四川省自贡市 郊区区 _1953】
    1953年设立郊区区。撤销自贡市第一区、第二区,设立郊区。以第四区、第五区及农村地区为其行政区域。
  •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 郊区区 _1983】
    自贡市郊区更名为沿滩区。
  • 【贵州省贵阳市 郊区区 _1957】
    1957年设立郊区区。1957年1月2日撤销贵阳市花溪区、中曹区、金华区、乌当区、黔灵区,设立郊区。
  • 【贵州省贵阳市 郊区区 _1958】
    1958年郊区区撤销。1958年2月24日撤销贵阳市郊区,以原贵筑县的行政区域设立贵阳市花溪区、贵阳市乌当区。
  • 【内蒙古包头市 郊区区 _1960】
    撤销包头市郊区,并入东河、青山、昆都仑、石拐矿4区。
  • 【内蒙古包头市 郊区区 _1963】
    1963年设立郊区区。设立包头市郊区,以新城、麻池、古城湾、河东、前明、国庆、哈林格尔、哈业胡同、萨尔沁、兴胜、金巴兔、哈业脑包、后营子等14个公社为其行政区域。
  •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 郊区区 _1999】
    1999年郊区区撤销。包头市郊区更名为九原区。
  • 【内蒙古赤峰市 郊区区 _1993】
    1993年郊区区撤销。将赤峰市郊区更名为松山区。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郊区区 _2000】
    2000年郊区区撤销。2000年5月14日,呼和浩特市郊区更名为赛罕区。
  • 【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 郊区街道 _1985】
    1985年设立郊区街道。1958年建红十月公社,1978年改拉斯特公社,1985年改设郊区街道。
  • 【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 郊区街道 _1997】
    郊区街道属新疆阿勒泰阿勒泰市所辖街道之一。下辖9个行政村。
  •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 郊区公社 _1963】
    1963年设立郊区公社,1984年撤销。1958年成立塔城镇公社,1963年改称郊区公社,1984年改设二工乡。
  •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 郊区公社 _1980】
    1980年设立郊区公社,1984年撤销。1958年建红旗公社,1980年更名郊区公社,1984年改乡。
  •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 郊区乡 _1984】
    1984年设立郊区乡。1958年建红旗公社,1980年更名郊区公社,1984年改乡。
  •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 郊区乡 _1997】
    郊区乡属新疆塔城额敏县所辖乡之一。下辖8个行政村。

  • 什么是邮戳?
      简单讲,邮戳是邮政部门加盖在信件上的戳记,表示收件投递等作业的地点与时间。

      其直接的作用是注销邮票不让其重复使用,免得亏空公帑邮递服务成了免费的午餐。





      由于邮政作业的规范可靠性与全国普及性,邮戳上的时间地点变成了具有历史价值的记录与证据,深受集邮与收藏人士的青睐。

      邮戳至今仍在法律上享有超然的佐证地位,目前的商业快递与国家邮政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使用邮戳,邮戳其实就是政府公权力的象征,非一般商业公司所能比拟。


      邮戳主要以下看三个部分:

       戳型 大都呈圆形并以线条区隔成数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政权与功能使用不同的戳型,所以一见戳型即可辨别是哪个年代、哪个地区的哪种邮政业务。

       地名 主要布置在邮戳的上下两格里,由中文英文与数字组成,代表着中华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地名,许多名不见经传或已经消失的地名都得以清晰而沧桑的呈现。

       日期 通常放在邮戳的中央位置,近代中国政权纷争不断,日期的标示与文字读序千奇百怪,堪称世界邮政之最,而日期背后的故事更显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邮戳设计的本身变化很大,又因各地邮务人员日夜操作疏失难免,所以各种邮戳变异屡见不鲜,如字钉遗漏错置等,加上行政区划变迁频繁导致地名标识千奇百怪,为邮政乃至历史与地方志的考证增添极大乐趣。


    发掘邮戳价值

      一般而言新票比旧票贵,但是旧票比较贵的情形绝非少数!



      只要是没有销过邮戳的即使票面污损破旧,我们都称之为新票,只是品相不佳的新票罢了,所以不像书籍或家具论几成新旧,邮票的新与旧全以有无销戳决定。

      邮票的市场价格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新票比旧票贵,因为干净清爽美观漂亮。但是原则总有例外,而且这种例外还不少,譬如高面值票由于实际使用较少,旧票稀罕价位自然较高,还有发行时间较短或社会动乱或特殊发行条件等因素造成来不及使用或没人使用,自然“一旧难寻”,旧票水涨船高。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发生在新中国初期的1955年,当时为了满足广大集邮需求与出口邮票创汇,曾进行邮票再版。原版发行不多,出了再版票后大家很高兴都收进集邮册里或者到邮政柜台便宜买下盖销票或配套或纪念,而真正拿来实际寄信的却微乎其微,以至于现今实际用过的再版票比起原版票 -- 而且还是新的原版票,常常是贵上好多倍。

      同一种邮票品相不同价格相差很大,有的达到数倍以上!

      邮票进入收藏领域后就是一种艺术品与文物,讲究的就是品相。如果有破损、折角、断齿、褪色、污渍等,都会折损邮票的价格,新票尤其明显,有没有浸过水背胶还在不在、有没有手指触摸留下指纹都是价格的决定因素。


      以新中国的一轮猴票为例,专业的网站搜索你会发现,同样是新票从两万多到九千多都有,就是品相不同所致,有时因为猴票上的金粉有点氧化或边角有点短而被砍价个两三千元是常有的事。

      旧票就没有这种讲究,毕竟都是盖过邮戳早已“面目已非”而且都是泡过水洗下来的,所以没有人会计较那么多,但是一些硬伤譬如破折缺弱褪污等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邮票经过使用常常因为呈现历史价值而价格一飞冲天!

      过去的一百多年里,邮票与邮政在整个社会里代表着一种流动的血液,每天穿梭于各个地方大大小小的角落里,并且承载着真真实实的社会风貌与生活点滴,所以一个经过邮政处理的实寄封常常是一个事件或是一些人的故事,当这些故事的重现变成人们探索的成就感或怀旧的沧桑感时,那“价值”就不是一枚邮票“价格”所谁能代表的。


      所以集邮界最贵的往往不是邮票而是实寄封,这种状况下,封上贴的是啥邮票往往已经不重要,价格多少钱基本忽略不计。与此同时,集邮顶级领域里拿下拍卖价宝座的往往是旧票而不是新票,中国首屈一指的红印花小字当一元,新票八十多枚但实际使用过的旧票存世仅一枚,新票拍卖价格伍佰多万时,旧票依然没人估得出价格来!

      世界排名第一最贵的邮票,英属圭亚那一分票,就是一枚旧票而且还是被裁成六角形的残票!( 上图是当年的邮票下图是近期发行的纪念票 )


      所以邮票的市场价格并不是一本专业目录或股票交易那样简单的买卖标价,那只能是一个方向与起点,真正的成交价格变化很大,尤其当邮票实际使用后,价格更是见仁见智 -- 看审美看情怀、看故事看笑话、看疑惑看真相,各有各的看法与心思;各编各的故事各打各的算盘,全凭自己兴趣偏好与知识眼光。

      这,就是集邮!

      我们会陆续补充这方面的资料与心得,欢迎网友们交流咨询,更盼邮友前辈们不吝赐教。

    我想擁有這枚郵票
    [文史+珍藏+Web3]



    此枚邮票为独一原件收藏品
    点此联系客服变身精美礼盒





    除了快乐,生日还可以 慢乐 !                            
                        i Fortune 时光卡片新主张 ~~

      擁有NFT        时光搜索       集邮大全  

    
      >   溫馨提示 : 繁簡偶爾有誤 此處切換釋疑 [简] [繁]
    Copyright 2010-2025 郵寳寳集郵文創 All Right Reserved.